(相关资料图)
日前,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旅游产品的预订情况已追平2019年同期水平。和预订量一起高涨的还有各种预订价格,特别是住宿,一些热门目的地酒店价格少则翻番,多则上涨四五倍甚至七八倍,还有的酒店临时加价,网友们直呼快要被“酒店刺客”劝退了。
供需决定价格。每逢小长假,出游需求井喷,短期内多多少少总会有价格上浮。今年酒店价格为何引来吐槽,背后有些“内情”。过去三年,一些酒店从战略和经营上进行了调整,有的甚至选择了离场或“瘦身”。今年旅游市场大面积复苏,而酒店筹备开业、重新入市,补充供应端还需要时间。从需求端看,今年不仅旅游火热,商旅住宿等需求也迅速回归。供需变化影响着酒店整体的价格走势。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之前的清明假只有一天,长线旅游需求释放不足,这让“五一”的出行和住宿需求更加集中,酒店价格也随之升高。
按照规定,酒店经营一般实行市场调节价,商家根据需求变化,在一定范围内适度涨价并明码标价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肆意妄为,尤其是节假日等重点时期,各地还会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临时价格干预,防止哄抬价格,规范消费市场价格秩序,保护消费者权益。
对于节假日期间合理范围内的价格波动,大多数消费者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。而对于变相加价以及各种欺骗行为,消费者是不能忍受的。最近不少网友晒出被酒店“放鸽子”的情况,有的商家以“五一”满房为由退单,但随后房间加价后又挂了出去;有的以房间需要装修或转让等理由退单再涨价……遇到如此糟心事,消费者出游的心情与兴致都会受到影响。
不论临时加价,还是随意退单,这些毁约行为都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遇到类似情况时消费者不必忍气吞声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,退单行为可能涉嫌欺诈,消费者不妨保留证据,该维权的维权,该投诉的投诉,让不良商家受到应有的惩罚。对消费者反映突出的问题,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》,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早部署、早检查、早处理,坚决遏制市场乱象扩散势头,为消费者营造放心、安心、舒心的假日出行环境。
眼下,旅游市场正迎来盼望已久的复苏,商家急于“回血”的心情可以理解,但经营要以诚信为首,趁着节假日捞一笔是一笔的想法终究还是短视。与其想方设法引客来,不如多争取一些“回头客”,毕竟好口碑是流量的根基,一锤子买卖不如细水长流。(作者:张雪)
标签:
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,2022年5月23日0—24时,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,其中39例确诊
“云健身”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《“十四五”国民健康规划》,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,其中,...
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(5月24日)晴转阴,最高气温34℃;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,阵风7至8级,需注意防范。明天,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℃
“全程网办”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“一次都不跑”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“跨省通办”的运行...